發布時間:2023-06-19瀏覽次數:4074
今年是2023年,距離“九一八”全面侵華戰爭已經過去92年,距離“5.12”汶川地震也已經過去15年......雖然我們總是說,多難興邦,可是我們明白,祖國從風雨飄搖到如今與時代并行,靠的不是忍受苦難,而是靠黨的方針指導,以及對戰爭與災難不斷地銘記教誨。
時間確實會慢慢磨滅記憶,但是曾經存在的歷史痕跡會以更加深刻的方式不斷加深鞏固,直至永恒。所以集團決定在“七一”建黨日前,組織員工進行黨建學習,集團總部去往建川博物館,重慶、贛州、長沙等辦事處均于同日在紅巖革命紀念館、贛州市博物館、橘子洲進行學習。
去看看那些歷史書寫的血與淚,會更加真切的感受到黨當年是于多么艱難困苦的環境中建立,那些災難的教訓是多么慘痛值得銘記。
01 為了和平 收藏戰爭
“為了和平,收藏戰爭;為了未來,收藏教訓;為了安寧,收藏災難;為了傳承,收藏民俗。”
這是刻在建川博物館中的一段館主自白,也是我們此次黨建的意義。我們去參觀苦痛,傾聽歷史,不是想要進行仇恨教育,也不是去感慨災難無常,而是讓每個員工的心靈都直面民族創傷,讓戰爭的記憶成為我們的思想資源。
三分之一的軍糧,三分之一錢幣,三百余萬的戰士,巴蜀兒女穿著草鞋,一路從四川走到上海,直到把日本侵略者驅逐出境。
川軍抗戰館帶來的震撼,唯有館內的靜默可以表達敬意,原來當年川軍穿著的草鞋是如此單薄,陶瓷燒筑的帽徽好像比鉆石都要閃耀堅硬。
我們經受過戰爭,所以會更加珍視和平;我們經受過苦難,所以會更加愛惜現在的生活。居安思危,山川永紀,愿逝者不朽,愿和平永存,我們不會忘記先人的功績,也不會忘記那些混合著血與淚的歷史。這將化成永恒的動力,讓我們記得自己肩負著的偉大復興。
02 銘記災難 展望未來
從1933年至2008年這75年里,四川共發生了4次7級以上的大地震,在場的員工大多為“5.12”親歷者,這也是每個川渝人民心中的痛。
汶川大地震發生后,樊建川館長在震后一個月的時間里,就籌建起了這座地震博物館,近距離參觀這些地震后殘留下來的文物,心中泛起無盡的酸楚。
我們知道祖國經受過許多災難,我們也知道多難才能興邦,那我們能做什么呢?汲取教訓,銘記災難。
大地震博物館出口那數千幅遇難者面孔的黃銅浮雕,當我們面對他們的時候,我們會從不銹鋼背景中看到自己的影子,與逝者對視,這也是對過去與未來對視。
他們在說,我們心中也在默念:勿忘!勿忘!勿忘!
立足黨的百年奮斗,挺起中華民族的脊梁。
那些國家抗戰的歷史與災難,可能我們有人關注、有人不關注,可能因為我們太忙了,停不下腳步去看看過去,抬不起頭去看看未來,久而久之,大家都忘了那些歲月崢嶸。
可是我們抗戰的勝利實在是太偉大了,這樣偉大的歷史不應該被遺忘,我們黨的傳統就是不斷反思學習,所以我們應該繼承這種優良傳統不是嗎?我們要把這種抗戰精神傳承下去,讓我們的家人知道,讓我們的子子孫孫都知道。